你知道嗎?目前中國人每年要消費超過三千萬噸的食用油,吃得最多的是四種油: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四者加在一起的占比超過80%。
其中,豆油大部分來源于進口大豆壓榨,棕櫚油完全來源于進口,菜籽油是國產原料產量最大的,因此被成為“國油之王”。
實際上,菜籽油曾經就是中國的“食用油之王”——在2002年之前,菜籽油是國內消費量最大的植物油,其次是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隨著大豆進口量的增加,便宜的大豆油變得更有吸引力,2003年始菜籽油讓位,豆油成為第一大消費油種。
“國油之王”的美名不僅來自于消費量,在營養品質的全面性和豐富性方面,菜籽油是大宗油品中得分最高的,尤其是占國產菜油主流的“雙低菜籽油”品種,是最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植物油之一。
植物油大PK
菜籽油vs其他植物油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油品的優劣主要由脂肪酸決定:飽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均衡最好。
【因為飽和脂肪酸易凝固在血管壁上,易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不飽和脂肪容易被人體吸收,不易凝固或沉淀在血管壁上?!?/p>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并不是所有的油都能同時富含這些脂肪酸,而雙低菜籽油的表現相當突出:
油酸(ω-9族)是人體最易消化吸收的不飽和脂肪酸,雙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可達60%,僅次于橄欖油、茶油;
亞油酸(ω-6族)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的功能,雙低菜籽油中亞油酸占20%左右;
亞麻酸(ω-3族)被譽為人體血脂管家、血管清道夫和腦黃金,雙低菜籽油中含9%左右。(在一般食用油中,大豆油含約8.9%,亞麻油含約50%~60%,其他油中含量很少或甚至不含。)
目前行業研究認為,按植物油日消費量25g與亞麻酸日攝取量1300mg計算,飽和脂肪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且ω-6(亞油酸)與ω-3(亞麻酸)比例為1~4∶1的天然食用植物油品最具營養價值。
單純從脂肪酸結構的角度看:
橄欖油、茶籽油盡管油酸含量極高,亦含有一定量的亞油酸,但缺乏人體必需的亞麻酸;
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亞油酸含量較高,但亞麻酸含量極少;
亞麻籽油的亞麻酸含量極高,但油酸含量過低,
豆油的亞麻酸含量合適,且亞油酸與亞麻酸比例亦較為合理,但油酸含量偏低;
相比之下,菜籽油脂肪酸組成比較平衡,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適宜;而且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僅7%左右)。
另外,菜籽油中對身體有益的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主要微量元素如鐵、銅、鋅等和維生素E含量較高,且維生素E功能性成分比例適當。菜籽油還含有特有的天然抗氧化劑菜籽多酚;有利于人體健康。
菜籽油是食用植物油中的優質油品。從吃得醇香、吃得營養和吃得健康的角度考慮,“國油之王"——雙低菜籽油堪稱是最貼近普通老百姓的油中好油!
薯片、炸雞、漢堡……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一直是吃貨們心中戒不掉的癮。開心的時候吃吃犒勞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吃吃安慰自己,可能吃的更多...
2022-07-12 標簽: 杜仲多糖阿爾茨海默癥(AD)又稱原發性老年癡呆,是最常見的具有復雜病理生物學特性的癡呆癥,伴隨著至少大腦兩個區域的思維和記憶功能損傷。內質網應...
2022-06-30 標簽: 玉米黃素根據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的最新研究,每天使用蘑菇提取物有助于免疫系統清除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這項研究發表在22日的...
2022-06-29 標簽: 蘑菇提取物2022年6月,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植物與人體健康機理創新團隊與國內外多家高校合作,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Nutrients》(JCR 1區,影...
2022-06-27 標簽: 人參免費加入讀者群